厂长的话
最近这一年,有着“危机阿尔法”之称的CTA产品表现惨淡,有完整业绩披露的435只量化CTA产品,302只亏损,占比近70%。不少私募都创下了最大回撤,有的甚至超过30%,被吐槽只有危机,没有阿尔法。厂长星球里也有一些投资人损失较大,来问厂长怎么办。
一直关注厂长的话,应该会有印象, 厂长曾在2021年7月讲到要加仓CTA,2022年3月提醒警惕风险。站在当下时点,厂长更倾向于继续持有(最好是不同私募)。
(资料图片)
买卖产品,你的整体逻辑一定要理清楚,投资很长,可怕的不是亏钱,而是怎么亏的都不知道,永远追热门,永远“热泪盈眶”。
CTA比较复杂,今天厂长尝试比较简单粗暴的讲下涨跌原因,帮大家了解买卖CTA的大逻辑。一些类比可能不够严谨,主要是让一些即使不太接触CTA的投资者,也能看明白,理解赚钱的道道。
CTA为什么跌了近一年?
首先复盘下CTA的走势,理解下过去一年下跌原因。
这是过去一年CTA的整体走势情况,六七月份达到阶段性高点后,就是震荡下行。总体上中长周期(中低频)最好,中短(中高频)次之,混合的最差。
数据来源:火富牛
对应的商品走势如下:
数据来源:火富牛
前几个月,疫情影响供需,加俄乌冲突,商品上涨趋势不错,CTA业绩爆炸;
6月中上旬,通胀超预期,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,商品突然反转暴跌,买入CTA的各种悲剧;
之后就是经济复苏预期和加息,疫情升温和防疫政策调整等因素反复拉扯,盘面震荡,大部分CTA表现不佳。
这里要理解CTA产品随着商品走势变化出现的波动,需要先复习下CTA策略。
CTA策略主要分为三类(相对小众一些的就不列啦,有问题可以文章下面留言):
第一类是趋势策略(学名时序动量),目前的主流。 做法就是看某品种一段时间表现,好于之前大多数时间段就做多,不然就做空。
可以理解为看趋势买股票,追涨杀跌。对应的短周期(中高频)和长周期(中低频)策略,可以看做日级别和周级别的操作。
做趋势嘛,最怕的自然就是趋势突然大反转,来不及掉头;或者是上下来回抽。如果反转后能持续一段,净值也是会回升。
因为去年下半年整体是反转后震荡下行,所以长周期在回撤以后的表现还不错。短周期的就是脸被打肿,但是因为产品本身属于转向快的,虽然很多产品这段时间是亏损,但看了几家,回撤也没有太吓人,属于慢刀子割肉。
第二类是截面动量策略,同一时间,做多涨幅较高的,做空表现差的。 类似比到近期股市,就是做多计算机,融券做空新能源。也分为短周期和高周期,整体比趋势策略高频些。
这种怕的是板块和品种无序波动,强弱关系切换频繁。
是的,就是这半年多的行情的概括,强弱关系难以延续,板块切换较快,给截面策略的干傻了。
第三类基本面,好理解,就是看产业供需一类。
怕的就是产业发展没变化,预期出现大的变化等因素,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。很明显, 6月的时候基本面没变化,变的是预期,所以也不太行。
总的来说,过去一年的市场,就是怕什么来什么。趋势极致反转,宽幅震荡,板块切换,价格脱离基本面。。。
所以也就好理解三类策略表现不佳了。
混合策略为什么最惨?
看到这,对于几类策略的下跌,大家应该都能理解了。
那么,为什么混合策略的跌得最惨呢?说的多元化,分散风险呢?
这个厂长和一些私募朋友沟通过,也对比了混合策略产品和单策略产品的仓位情况,大致可以解释为, 混合策略使用的杠杆比较高 。
厂长目前配的,还有几家持续关注的混合CTA产品,保证金比例高的在30%到40%,少一些的也有20%左右(保证金比例越高,杠杆越高,同条件下波动越大)。
而单策略的,差不多是在15%到25%区间。
混合策略的,同样仓位下,是通过分散降低了波动率的,这个可以参照每年股债再平衡的效果。 那可能同样的目标波动率下,混合策略的就可以使用更高的杠杆。
这种情况下,如果是各类策略整体上涨,那多策略就赚得更多;如果整体下跌,那就跌得更惨。
回顾各类策略近三年的表现,混合策略的长期收益是最好的,即使是这波回撤以后。
数据来源:火富牛
盈亏同源,说的有点烂了,但很多事就是这个道理。几家混合策略的,之前帮厂长赚了更多的钱,所以这次亏更多,也能理解,会多一些耐心。
CTA的买卖时机
开头提到,厂长在2021年7月和去年3月,都聊过过CTA的买卖时机《当大家都开始猛推CTA时,你可能要小心了》。厂长的判断思路主要有两个: 常识和商品波动率。
拿去年3月的判断来说,常识有两点。
第一点是通胀大概率不会上天,商品不会一直暴涨,海外有加息风险;国内有限价风险。当时厂长更倾向于增配股票类产品,而不是CTA。后续大家也知道,4月之后股市大幅反弹。
第二点是资金突然爆发式涌入的时候,赚钱能力大概率是要下滑的。所谓“大热必死”,除了这个行情的周期,资金爆发也是原因之一。
之前很多类似的故事,2020年主观多头大火,之后超额被量化指增吊打:
数据来源:火富牛
在量化指增中,一些私募扩到五六百亿、甚至千亿规模,超额血崩的故事也历历在目。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,但总有相同的韵脚。
如果身边的理财师,在去年3月跟你推股票基金,今年3月跟你聊CTA,那厂长觉得真的要好好珍惜他。为了客户们的长期投资体验,他可能牺牲了他的短期KPI。好卖不好做,好做不好卖,逆势推产品是挺难的。
然后说波动率。
CTA是倾向于做多波动率的产品,特别是趋势类的。
当然,不是所有波动率上升都是很好的,比如突然趋势极致反转。我们不必试图把握极致的拐点,只要根据历史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。
可以看到,过去一年中,CTA业绩好的前面一段,波动率是在高位震荡,目前是处在历史低位,3月稍微好转了些:
数据来源:火富牛
拉长到3年来看,也有很多印证。比如2021年五月份,市场波动率达到40%以上的高位,那几个月CTA也是吃香喝辣。之后则是扭头向下,在2021年七八月份波动率达到低点,CTA也是普遍大幅回撤,当时厂长也是和大家说趁着回撤去配置。
数据来源:火富牛
下图是是某混合CTA的表现,可以看到,高点和低点基本符合。七八月份徘徊一段后开始向上。
数据来源:火富牛
再往前的还有2020年初疫情影响下,波动率大幅上升,CTA业绩较好等,也是符合的。
说实话,CTA产品的短期表现受太多因素影响,疫情、地域冲突、加息降息、天气变化、产业变化等等。这些我们没办法预测,不可能依据这些去买卖,甚至想要都搞懂,也是很难,而且也没必要。
如果要择时,那厂长觉得,就把波动率指标作为主要参考。再进一步验证的话,还可以参考净值回撤的幅度和回撤时间等。
不敢保证低波动率买入,高波动率卖出的策略每次都对,但是你在高波动率时追涨,低波动率时卖出,是买CTA最忌讳的。CTA的收益不是阶梯式,而是较为集中,错过了可能就一两年白玩。
其实,厂长比较推荐的还是把CTA作为长期配置之一,一来年化够高,二来年度收益稳定,大多数还是能靠着阶段性表现,取得年度正收益。
想和波动率结合,就买一些仓位随波动率变化的私募 (多是中长周期)。比如厂长之前提的宏锡,仓位就是会挂钩波动率,动态变化。某产品近一年业绩和回撤整体还是蛮在线的:
数据来源:火富牛
要不要换CTA私募?
那还有个问题,比如我们长期配置30%到40%的CTA,但有些最近表现不好,那是不是该换掉呢?
像是最近有朋友问到,买了私募A的产品,跌破预警线了,要不要换私募B。
首先厂长不太喜欢股票类产品和CTA产品设预警线,大部分经过精挑细选的产品,到了预警线、清盘线,往往都是要触底反弹的时候。
然后,我们换产品的话,一定要知道产品阶段性表现好坏的原因。 你换产品,可以是因为规模变化、投研团队变化,导致超额大幅不及预期,而不应该是该产品阶段性不适合市场风格。
私募A去年2月写到过,他们的精选系列产品是时序趋势+截面多空,截面占比6-7成,趋势占比3-4成。保证金使用比例40%,属于比较高的。持仓周期在5-10左右。
厂长当时是觉得他们产品是性价比蛮高的,但因为仓位等因素,高风险的特性也是必然。
去年下半年业绩不佳,这个也是比较好理解,仓位重。
今年的话,结合市场来看,一二月份,表现好的主要是短期因子:
数据来源:火富牛
这种情况下,你去拿一家偏短周期、保证金比例相对低一些的来对比,那大概率是表现更好。
像一些中长周期的私募,今年亏了几个点,回撤到了10%附近,也是因为市场不适合。
但是,如果你这时直接调仓,下面行情反转,可能就两头挨打,或者赚到的收益比持有不动少一些。
假设按这思路去操作,我们会在去年四季度把短周期的换成长周期的,然后在今年挨打。
好了,今天文章略长,我们总结一下。
CTA很复杂,但赚钱的思路并不复杂:
1、CTA产品经历回撤,并且商品处于波动率低点,往往是很好的布局时机。 只是并不意味着你买入就能快速赚钱,同样需要等待,并且会有意外,比如继续走低,趋势极致反转等。CTA最舒服的还是波动率逐渐提升的阶段。
2、买私募前搞清楚产品特性,是稳健的还是高波动的。想要更高收益,就要在出现更高回撤时能够容忍,另外最好产品别有清盘线啥的。同时明白,混合策略产品不代表低回撤,要结合仓位来看。
3、CTA表现不佳,想要换,先搞清楚是不是策略不适合当时市场。 如果是匹配的市场中还是不行,再去换。虽然有可能进一步亏损,但并不是你投资策略的问题,只能说单一私募的策略失效风险,没办法完全规避,不是我们能控制、预判的。
CTA策略比较多,像短周期这种子策略下面还有子策略,也有差异。如果懒得搞清楚,建议买FOF。